歷博講壇第60期
2019-07-15 10:23:23 點擊數:
2019.7.15
時 間:2019年7月18日(周四)15:30-17:30
地 點:陜西歷史博物館宣教部二樓多功能廳
題 目:《商周時期編鐘的新發現及其意義》
主 講 人:羅 泰 Lothar Von Falkehausen
主講人簡介:
羅泰(Lothar Von Falkehausen),出生于德國,曾先后求學于德國伯恩大學、美國哈佛大學、中國北京大學、日本京都大學。1988年畢業于哈佛大學人類學系,獲博士學位,師從著名考古學家張光直先生。畢業后曾任教于美國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河邊分校。1993年起至今,任教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(UCLA)扣岑考古學研究所(Cotsen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)及藝術史系。
主要研究領域為東亞考古和藝術史,重點研究中國三代考古特別是中國古代青銅器、金文和祭祀,是從事中國考古學及藝術史研究的國際著名學者,并在區域考古、跨歐亞考古以及考古學理論和方法上造詣頗深。
出版《樂懸:編鐘和中國青銅時代文化》《宗子維城》等專著多部,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,為推動中美考古學界的研究與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。作為北京大學和加州大學合作考古項目的美方合作指導者之一,羅泰指導了長江流域古代制鹽遺址的發掘工作,同時也是《東亞考古》雜志的創始編委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