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.10.2
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,10月1日至12月8日,由陜西歷史博物館、東莞市博物館主辦,西安市長安博物館、茂陵博物館、陜西唐三彩藝術博物館、陜西大唐青銅鏡博物館參展的“清冶銅華以為鏡 瑩光如水照佳人——中國古代銅鏡藝術展”在東莞市博物館二樓展廳展出,謹以此展覽向祖國母親獻禮,祝福偉大祖國繁榮昌盛!
流淌的歷史長河,成就了文明的深邃。以銅為鏡,源于銅石并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,終于玻璃鏡盛行的清代,歷經4000年的興衰更迭,見證著中國古代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的盛與衰。“正衣冠,妝爾容”,熠熠古銅鏡,作為古代中國人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,與服飾、妝容一起演繹著國人對美麗、幸福的追求。
陜西出土和傳世古代銅鏡極為豐富,尤以漢唐銅鏡最富特色。此次展覽精選古代銅鏡及相關文物120組153件,上起西周,下至元明,既有墓葬出土,也有傳世佳品,數量眾多,珍品薈萃,從一個側面展現我國古代銅鏡的發展狀況,同時也反映了中國古代青銅實用器鑄造的又一特色。展覽展品時代序列完整,種類齊全,其文化內涵豐富,極具藝術欣賞價值。展覽從使用功能、鑄造技藝、造型、紋飾、銘文、時代特色與銅鏡文化等方面,較為完整地展示了中國古代銅鏡的發展歷程,同時也反映了中國歷代的社會生活與文化藝術風貌。
透過一面面銅鏡,《木蘭辭》中“當窗理云鬢,對鏡貼花黃”的景象雖已不再,但那些漢風唐韻,仿佛就從鏡中流淌出來,婉約而又風姿綽絕。它們透過千年的歷史與觀眾面對面,積淀千年的銅鏡文化,依舊散發著恒久的魅力;我們也可以通過展覽領略到中華文明的璀璨輝煌,以及中國古人對美的追求和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