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.12.4
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: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、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。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,全面推進依法治國,全面推進科學立法、嚴格執法、公正司法、全民守法,推進法治中國建設。
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,堅持憲法法律至上,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機制,維護國家法制統一、尊嚴、權威,一切違反憲法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。
2019年全國“憲法宣傳周”主題——“弘揚憲法精神,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”。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,我們要尊崇憲法、學習憲法、遵守憲法、維護憲法、運用憲法,為弘揚憲法精神,建設法治國家貢獻個人的一份力量。
文物承載燦爛文明,傳承歷史文化,維系民族精神,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,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。保護文物功在當代、利在千秋。
保護文物、人人有責,保護中華民族文化遺產是每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。作為熱愛文物和博物館的人們,我們不僅要學習、遵守國家根本大法憲法,還要學習、了解和利用文物保護法律知識和博物館法規條例,法潤文博,讓法律為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保駕護航,為廣大人民群眾的美好文化需要服務。
牢記文物保護工作“保護為主 搶救第一 合理利用 加強管理”的文物保護十六字方針,讓保護文物、守護文化的理念常駐心間、行動常在身邊。
黨的十八大以來,從黨中央、國務院,到地方政府都越來越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,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文物和博物館工作的政策文件,為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和博物館發展指明了方向。
《博物館條例》由國務院于2015年2月9日發布,2015年3月1日起實施
《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》由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于2017年1月25日發布并實施
《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》由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于2018年10月8日發布并實施
《關于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(2018-2022年)的意見》由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于2018年7月29日印發并實施
《陜西省文物保護條例》(修正本)也于2017年7月27日由陜西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六次會議通過
文物工作和博物館工作依法合規運行發展,我們的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將行穩致遠。
讓我們行動起來!
尊崇憲法、學習憲法、遵守憲法、維護憲法、運用憲法,用憲法和法律守護中華民族共同的家園——美麗中國!
學習文物法規、掌握文物法規、運用文物法規,以法治理念、法律思維、法潤情懷,守護我們共同的精神家園——文化遺產!